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1-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风雅“清供”

    摘要:古人云:“每行吉祥事,常生欢喜心。”岁朝清供,就是“行吉祥事”,其目的,也就是在这个新春佳节里,让自己生一份“欢喜心”。岁朝清供,其具象,在于清供物。寻常百姓家,多数情况下,岁朝清供也只是应个景儿。就

  • 春酣

    摘要:

  • 常常顺利

    摘要:“九转大肠”“辣子肥肠”“桂花大肠”“圈子草头”……以猪大肠作主料,烹饪出的佳肴之夥,差不多可以组成一个美味家族,中华馔膳就是这般精致入微、精彩纷呈。如对美食亦作“豪放”“婉约”区分,猪大肠类菜肴或许

  • 人间烟火浓

    摘要:久居城市,对时令的概念越发模糊。就像现在,农历新年悄无声息地来临,城市里车水马龙依旧来去匆匆。而在乡村,一进腊月的门槛,家家户户便开始着手准备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杀年猪、扫房屋、做豆腐、写春

  • 节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摘要:为深入巩固员工春节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安全防范意识,近日,中建五局合肥产融中心项目党支部组织项目党员们深入工地一线,开展节前安全施工教育活动,并扎实做好一线员工的关心关怀工作,努力营造“平安、和谐、

  • 从人见人烦到有事找“老张”

    摘要:“老张,我家的水果萝卜能跟着消费扶贫一起卖不?”“老张,我家的芹菜也可以卖了!”初见老张,他正被一群村民团团围着。不过,他可不是原本就这么受欢迎。老张全名叫张坤,是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

  • 冬送温情关爱暖心

    摘要:春节将至,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领导深入到朱仙庄、王桥、芦岭等岗点,为坚守岗位的职工送去了方便面、新年大礼包和新春的祝福,让职工们身暖心更暖。据了解,此次“冬送温情、关爱暖心”慰问活动历时三天,遍及矿区铁

  • 矿区人新年新期盼

    摘要:春节将至,返乡高潮,在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依然有很多职工需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新期盼。掘进区区长李玉华最近忙着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技术方案。李玉华说:“新年里,不能让员工再‘撇勾延点’

  • 工资集体协商“谈”出职企双满意

    摘要:“近年来,通过招大引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向滁州集聚,滁州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和实力在全省后来居上,集聚雀巢集团银鹭食品、盼盼食品、东鹏特饮等一批知名企业。”采访中,滁州市经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人见人烦到有事找“老张”

   期次:第7295期   

“老张,我家的水果萝卜能跟着消费扶贫一起卖不?”“老张,我家的芹菜也可以卖了!”初见老张,他正被一群村民团团围着。不过,他可不是原本就这么受欢迎。

老张全名叫张坤,是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作为扶贫干部入驻定点扶贫的颍上县汪李村,成为该村第一书记。当时,汪李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4.7%,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有2600元。

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地务工,脱贫没人才;人均耕地少,农作物单一,脱贫没资源;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脱贫没信心;村集体不仅没有钱,还欠着4万元的外债……汪李村现实情况让张坤的心情愈发沉重,更糟糕的是村民对他的到来不以为然,甚至是人见人烦。

要脱贫,首先要有人才。张坤动员曾在浙江从事过农产品销售的李泽龚,把握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利好,组建家庭农场,种植各类蔬菜,并帮助他积极协调政策和资金,还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前来指导。如今,李泽龚农场承包了300多亩土地,年营业额300万元左右,解决了10多个贫困村民就业问题。

贫困户老李,习惯了懒散穷困,整日与酒为伴,妻子失去了对脱贫的奔头,选择离开了他。张坤软磨硬泡把他介绍到农场工作。“老李现在也不酗酒了,一年还有万把块钱收入!”老李的变化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农产品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3000多亩土地,收获期有上万斤农产品,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卖掉,在中铁四局的支持下,张坤和村民们利用原村部的房子,建起了冷库。

村集体收入是村民致富的保障。张坤和村两委班子对村集体资源进行了反复盘算:开发荒滩废田为育林基地;清淤17处共150多亩河塘,租给村民养鱼养虾;出租村集体闲置的房屋、办公桌椅……

经过老张和村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全村脱贫出列;2019年,村集体年收入达19.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93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看老张的眼神也变得亲切了,

“张书记”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自家亲戚的“老张”了。 (项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