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7-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别让溺爱折断孩子的“翅膀”

    摘要: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为寻找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一只雌雕一天中有时要飞行200英里。“铁树”的树枝上还生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

  • 美好时光

    摘要:

  • 天南地北处处家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这一生“吃”相随,趣闻轶事最有味。现今的孩子们喜欢吃肯德基、汉堡包、饮料、方便面、多味瓜子之类的食品,我们小时候哪见过这些玩意儿?每日三餐尚不能管饱,零食更是难以寻觅。但那时有

  • 丝瓜,沉默的奇迹

    摘要:在关于丝瓜的写意画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齐白石的《丝瓜蜜蜂》。一根木柱撑立于左,如同画的脊梁,高高地举起厚厚的青藤,袒露出鹅黄色的花,任由丝瓜如拉长的露珠般垂向大地。风不会将它们吹落,只会逗弄着花丛中的蜜

  • 消暑纳凉滋味长

    摘要:出梅入伏,天气变得酷热难当。面对骄阳高照、鸣蝉聒噪,消暑纳凉成为人生的惬意之事。来一根香蕉绿豆冰棒或一口冰镇红瓤西瓜,真是“爽透了”!这是小时候的真切感受。在那个没有电扇摇头和空调轻拂的炎炎夏日,一把

  • 龙眠山村的小康路

    摘要:“五一”假期,爸爸要我陪奶奶回趟老家。坐上通往家乡的高铁列车,奶奶兴奋得像个孩子,这摸摸,那拍拍。“这是家乡的高铁呀!”奶奶兴奋地说。奶奶今年80岁,发如银丝,但耳不聋、眼不花,一路精神矍铄,拿着手机

  • 延乔路尽头是繁华延乔路尽头是繁华

    摘要:在合肥,一条名为“延乔路”的马路,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而走红。这条全长1.2公里的路,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以前叫泰山路。改名之际,我好奇:难道延乔重于泰山?带着疑惑,跟随光阴的脚步,走近中国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瓜,沉默的奇迹

   期次:第7638期   作者:□仇进才

在关于丝瓜的写意画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齐白石的《丝瓜蜜蜂》。

一根木柱撑立于左,如同画的脊梁,高高地举起厚厚的青藤,袒露出鹅黄色的花,任由丝瓜如拉长的露珠般垂向大地。风不会将它们吹落,只会逗弄着花丛中的蜜蜂,用拨动琴弦的指法弹动着自由生长的藤蔓,奏出一曲曲渺茫的清音,和花香飘一起,在似隐似现中勾动了丝瓜的玩心,蠢蠢欲舞。“瓜蔬中此予最喜得,香而甜结瓜易大”,这是齐白石的题书。

丝瓜是普通的,也是神奇的。但它并不像蜜蜂,把筑窝的智慧用精妙的物理学模型炫耀出来,丝瓜喜欢把智慧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只让细心的人观察到。这也是丝瓜被大师们所喜爱的原因吧。他们已经走过了争辉的阶段,不再被名利的是是非非所束缚,放下花哨与浮华,让生命内敛、藏起锋芒,返璞归真,将之沉淀为更加深沉、醇厚的热力。只有善于发现、懂得欣赏美的眼睛,才能在大巧若拙的笔墨里看到他们力透纸背的思考与造诣,画龙点睛,亦或羚羊挂角。于是他们看着丝瓜,也就看见了另一个自己,在时间的架子上洒落鹅黄色的小花,结出香甜、硕大的果实。

我也是喜欢丝瓜的。小时候,家门口有一小块空地,母亲每年都会种一些丝瓜。它们自从抽出芽后,就一刻不停地生长,沿着粗糙的砖墙一路高歌,用流淌的绿意弥补了墙面的粗糙和丑陋,直到爬满了小房子的顶板,在拉好的架子上铺上层层叠叠的叶子。我在院子里背书、写作业。时间在童年的光影里,有了丝瓜叶的遮挡与花的挽留,流逝地非常缓慢。

等到了暑气逼人的时候,丝瓜就和豆腐一起投入锅中,合力书写夏日专属的清香与鲜嫩。母亲说,丝瓜能清暑凉血、解毒通便和祛风化痰,所以丝瓜成为酷暑时节餐桌上的主力军。蒜蓉蒸丝瓜、丝瓜炒毛豆、剁椒丝瓜、丝瓜炒鸡蛋……这些丝瓜懒洋洋地躺在屋顶、挂在藤上很久了,最终在我们的胃里,用香而甜的方式完成了一生。

不过,我们怎么吃也不腻,这也是它的神奇之处吧。所以每一年,我都有一项娱乐活动,便是在屋顶上搜寻丝瓜的漏网之鱼。母亲会让我留下几个,等它们干枯了再摘下来。一方面是为了取种,另一方面是为了得到丝瓜瓤。这是天然的刷碗工具,我相信那些被丝瓜瓤刷过的碗中,都会留有一抹清香,虽然我们闻不见,但它会积蓄在碗中,直到第二年的夏天,由肥嫩嫩的丝瓜将它释放出来。它也会浸入每一碗饭里,藏到人的身体中,把丝瓜的平凡与神奇都印染在人生命的底色中。

于是,丝瓜和人一起,奔赴着每一年绿色的约定,也陪伴、参与着彼此每一年生生不息的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