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丰乐、杭埠、小南河三河交汇而得名的三河镇,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距合肥市区西南40余公里,不足一小时车程,似乎一会儿就到了。
走进该镇,只见马头墙、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悠长宁静的街道古色古香,与横跨在小南河上“三县桥”(肥西、舒城、庐江)共同营造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诗韵。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等“八古”景观,使这一古镇沧桑满怀。
狭长的主街,古石铺就。千百年来人行车压,风侵雨蚀,青石地板已被打磨得光滑、温润。两廓虽多为经营交切片之类的糖点小店,可不乏百年老字号。门口挂着的姓氏灯笼,又使其颇具烟火气。
杨振宁旧居,即藏身在主街的右边。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合肥四古巷。抗战爆发后短期就读合肥庐州中学,随校迁三河就读,与母亲寄住于此。
其旧居,曾为孙大生老字号药铺。前后几进,庭院深深深几许。一间灶房,显是“后期制作”,独杨振宁读书的地方有几分真实。床、柜、书桌等都是“旧制”。端坐着的青年,灯下“苦读”,座椅下的地板却已腐烂,塌陷了一个坑。
山河破碎,流离失所,能安放一张书桌的地方恐怕无多。可以肯定,即使搬迁无定,青年振宁心里读书的种子一定蓬蓬勃勃。1938年秋,即考上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夏赴美留学。
“在这里度过少年生涯的一段,留下他起居休憩、苦心向学的痕迹,这对他日后的登顶学界、荣膺诺奖的影响不言 而 喻 。”可 杨 振 宁是 不 可 复制的独一个体。其成就与渊厚家学有关,或可说是其父亲耳濡目染、谆谆教诲的结晶。迁居三河前,其父杨武之执教于清华大学,杨振宁随父母在清华园内住了8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和同学们唱的《中国男儿》,末一句为“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大有“一夫振臂万夫雄”的鸿鹄之志。特别是西南联大本科4年、研究生2年,亦是其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确定物理学主攻方向的重要时期。
在旧居图片中,有一帧叫《初见世面》。1928 年夏,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硕士和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的杨武之回国,受聘厦门大学。杨后来曾谓父亲把他带到厦门,也就把他从18世纪带到了19 世纪。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排,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生活方式的更新,其实更是胸襟和境界的飞跃。
在国外,幸运的是,杨振宁既遇到了李政道一同研究,写下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问题》,更遇到了同为华人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实验证明了这一重要的物理发现。杨振宁时年35岁。
有张图片,让人难忘:瑞典国王挽着杜致礼步入诺贝尔奖典礼后的晚宴大厅。此时的杨振宁是持中国护照前往领奖的,堪称诺奖中华第一人。作为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从小受到严格教育,酷爱文学和音乐。诚可谓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站着一位,不,或者几位女人。在旧居院落中,似乎依稀可以看到杨振宁母亲独自操持,伴子读书那宁静的身影。或者,还有翁帆。
2003年10月19日,杜致礼病逝,一年后,即圣诞节的前一天,杨与翁在汕头登记结婚。1995 年汕头首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期间,翁帆曾被抽调为杨、杜服务。或许这就是缘分。
有趣的是,旧居门前是条长长窄窄的巷子,高高的古老砖墙把两边的建筑分隔开,中间只能容一人通过,得名“一人巷”。据称这也是杨振宁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引得许多游人在此留影。我突然想到桐城的“六尺巷”,不禁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