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8-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望壶口

    摘要:瀑布我看到很多,黄河也见过不少次,但瀑布与黄河的契合,说真的还是第一回目睹。如果说瀑布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大餐,那么黄河则是人们精神上的顶级盛宴。黄河,母亲河,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奔涌。一个个故事,一

  • 雨后老街

    摘要:

  • 茄子趣话

    摘要:盛夏的菜地,茄子唱主角。傍晚时分,挎着竹篮,越过小溪,一畦菜地在眼前。辣椒、茄子、韭菜、豇豆、西红柿,各自生长,各自欢喜。小人儿的兴奋和激动,藏不住,躲不开。猫着腰,穿行其中,须臾间,篮子里红的、绿的

  • 今夕何夕

    摘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乡村夏秋之时,七夕夜里,如此生动恬静的情景,不免令人遐思万千。神秘浪漫的七夕节,又叫“女儿节”,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诗宋词里,七夕乞

  • 中国红

    摘要:

  • 杨振宁旧居寻踪

    摘要:因丰乐、杭埠、小南河三河交汇而得名的三河镇,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距合肥市区西南40余公里,不足一小时车程,似乎一会儿就到了。走进该镇,只见马头墙、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悠长宁静的街道古色古

  • 鲁迅的午后时光

    摘要:这些天的午后,我宅在家里看《鲁迅日记》,看着看着,忽发奇想:一个世纪前的鲁迅先生,不上班的午后,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大概率的,他会去逛琉璃厂。1912年5月5日,他随教育部到京,到京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茄子趣话

   期次:第7658期   作者:□周丽

盛夏的菜地,茄子唱主角。傍晚时分,挎着竹篮,越过小溪,一畦菜地在眼前。辣椒、茄子、韭菜、豇豆、西红柿,各自生长,各自欢喜。小人儿的兴奋和激动,藏不住,躲不开。猫着腰,穿行其中,须臾间,篮子里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塞得满满当当。直到袅袅炊烟里飘来声声呼唤,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段年少记忆,被轻轻折上一个角,珍藏在岁月的册页里,每每想起,怀念不已。

茄子如人,也念旧,多少年来,保持着最初的模样。绿衣紫袍的茄子树上,挂着婀娜多姿的紫茄子,垂着珠圆玉润的白茄子。白茄子朴素随和,人缘好,不声不响占得菜园一席之地。紫茄子身上自然散发的贵气,也深得喜爱,亮相于菜园,抢去了白茄子许多风头。好在,新鲜劲过后,方才懂得白有白的好,紫有紫的妙。故而,餐桌上相见,相安无事,各显风姿,各得其味。

吃的最素淡的茄子,是在幼时。将摘回的长条白茄子洗净,竖切两半,在清水里漂洗,然后顺着饭锅的边儿,一条条地贴。坐在灶膛前烧火的小人儿,不时站起来,深吸一口气。从锅盖缝里飘出来的米饭香和蒸熟的茄子香,充满诱惑。

急切地揭开锅盖,茄子软作一团,用锅铲铲下来,放入碗碟中,再将它们捣碎,撒上点盐,拌入半勺猪油,与拍碎的大蒜搅拌均匀。油亮亮、香喷喷,鲜美可口的滋味令人尖叫。

这是《笑林广记》里那位先生无法体会到的。园子里长着许多又肥又嫩的茄子,可东家却一日三餐给他吃咸菜,乏了味,生了厌。不便直说,便忍不住题诗示意:“东家茄子满园烂,不予先生供一餐。”不想此后,东家餐餐给他吃茄子,实在吃腻了,只好续诗告饶:“不料一茄茄到底,惹茄容易退茄难。”

读罢,忍俊不禁,莫非这东家是不会做菜的主?可怜了那位先生的胃和味蕾。若是他尝过《红楼梦》里的“茄鲞”,会不会羡慕得想要做客大观园,和刘姥姥一样惊掉下巴?凤姐依贾母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细嚼了半日,既惊又喜:“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我也弄着吃去。”得知是经过千回百转的调制后,刘姥姥连连摇头吐舌:“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

恼不过三秒,一则故事令心情美好。

《渑水燕谈录》中记载:吴王阖闾有个瘸腿的儿子,一日出游,听到有人大叫:“卖茄子,卖茄子!”公子误听成“卖瘸子”,很生气。阖闾为解儿子的心结,发现孩子帽子上的流苏很像要落下来的茄子,便将茄子改名“落苏”。

落苏,落在尘世的泥土里,苏醒了久违的诗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