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8-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望壶口

    摘要:瀑布我看到很多,黄河也见过不少次,但瀑布与黄河的契合,说真的还是第一回目睹。如果说瀑布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大餐,那么黄河则是人们精神上的顶级盛宴。黄河,母亲河,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奔涌。一个个故事,一

  • 雨后老街

    摘要:

  • 茄子趣话

    摘要:盛夏的菜地,茄子唱主角。傍晚时分,挎着竹篮,越过小溪,一畦菜地在眼前。辣椒、茄子、韭菜、豇豆、西红柿,各自生长,各自欢喜。小人儿的兴奋和激动,藏不住,躲不开。猫着腰,穿行其中,须臾间,篮子里红的、绿的

  • 今夕何夕

    摘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乡村夏秋之时,七夕夜里,如此生动恬静的情景,不免令人遐思万千。神秘浪漫的七夕节,又叫“女儿节”,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诗宋词里,七夕乞

  • 中国红

    摘要:

  • 杨振宁旧居寻踪

    摘要:因丰乐、杭埠、小南河三河交汇而得名的三河镇,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距合肥市区西南40余公里,不足一小时车程,似乎一会儿就到了。走进该镇,只见马头墙、青砖小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悠长宁静的街道古色古

  • 鲁迅的午后时光

    摘要:这些天的午后,我宅在家里看《鲁迅日记》,看着看着,忽发奇想:一个世纪前的鲁迅先生,不上班的午后,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大概率的,他会去逛琉璃厂。1912年5月5日,他随教育部到京,到京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夕何夕

   期次:第7658期   作者:□汪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乡村夏秋之时,七夕夜里,如此生动恬静的情景,不免令人遐思万千。

神秘浪漫的七夕节,又叫“女儿节”,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诗宋词里,七夕乞巧、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被屡屡提及。

乡下的外公曾讲过,在他少年的时候,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会举行“七夕会”。宗室庙堂里张灯结彩,设置各式各样小巧鲜艳的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全是用纸糊成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衣裳、鞋子和刺绣等。

待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端出面点和瓜果,陈列在庭院中的几案上,邀请天上的织女来品尝。然后,一家人便围坐一起,观赏着晴朗深远的夜空中,隔河相望、遥遥相对的牵牛织女星,乐滋滋地吃着各种巧食,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记得儿时的七夕晚上,夜深人静,母亲跪到葡萄架下,仰望朗朗星月,摆上时令瓜果和点心,朝天祭拜,祈祷全家幸福安康。随后,我和姐姐躺在凉床上,抢吃着巧食,数着满天繁星。母亲陪坐在我们身旁,一边摇着蒲扇驱赶蚊虫,一边细细耳语般讲牛郎织女的传说。当时,年幼懵懂的我,只是痛恨王母的狠心绝情,却无法感受牛郎织女的相思情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直到后来上学,读了宋人秦观的《鹊桥仙》,方才体会爱情的甜美与相思的痛苦。

如今,这样传统悠久的节日和习俗,即便在农村,也几乎被人们遗忘。今天的我们,知道乐此不疲地装扮圣诞树,吃着平安果;情人节时,送束玫瑰给爱人。还会有谁,在七夕之夜吃巧食,牵着情人的手,遥望苍穹,向牛郎织女求赐美满姻缘呢?

悠悠古国,今夕何夕,多少璀璨的民俗文化,需要我们去坚守传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