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是居于金陈河南岸的一个村庄,村庄被连绵的树林环抱。行路难、发展难曾是横亘在我们村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碍。这些年,沐浴国家利好政策的春风,家乡发生巨大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家乡的道路、住房、环境的蝶变。
过去,家乡因交通闭塞,致使良好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充分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羊肠小道将家乡与“腾飞”一词无情隔绝。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家乡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打造乡村“振兴路”,还开通了镇村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乡亲们出行。
水泥路、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客车开到村头,乡亲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家乡的农产品运出去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如今,一辆辆纯电动客车来往于村巷、街头,那悠扬的汽车喇叭声,萦绕在乡亲们的耳边,如同天籁之音,让每一位出行的人都喜笑颜开,车上满载着欢声笑语,走进乡镇、走向城市。
沐浴在幸福生活中,乡亲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过去家乡的路不好,想讲究也讲究不成,现在柏油马路修到家门口,乡亲们也穿上锃亮的皮鞋了;过去下雨下雪出不了村,现在雨雪天也能外出做生意了;过去走路或骑自行车出行,现在家家户户买了电动车、摩托车和小汽车;过去只见村民进城“见世面”,现在城里人也开始来到乡村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乐”。
如今的家乡除了条条大路是坦途,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民房多为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一派古朴的文化底蕴,屋顶上的青褐色鎏金瓦似雄鹰展翅;公园里花草争奇斗艳,树林与竹林郁郁葱葱,没有喧闹嘈杂之声,随时能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家乡的通衢大道,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玉带似的道路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也是富民强村的黄金大道……
家乡的住房,早已由低矮的土墙草屋变为宽敞明亮的楼房,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家乡的旧景摇身一变成为美丽“桃源”……家乡变了,它变得美丽、富饶了,呈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
生活在这个时代,看着家乡的新面貌,我常常既欣慰又庆幸:我们赶上了好时候,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