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小小银鱼滋味长

    摘要:朋友从巢湖出差归来,特意送我两袋银鱼干。从没见过银鱼的儿子十分好奇,立即将袋口撕开,先抓了几条左瞧右看,然后塞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晒干的银鱼虽然很有嚼头,但是鲜味不够,营养稍逊,最佳的吃法是用

  • 望春风粤梅/摄

    摘要:

  • 新春话柳

    摘要:“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柳绿莺啼的早春二月,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我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五九六

  • 蝶变

    摘要:听朋友说,在原合肥纺织机械厂的旧址上,建起了一个文艺街区,废弃的老厂区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蝶变。我曾数次前往合肥纺织机械厂采访,因此,这消息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在报社负责报道工业方面

  • 喜看家乡新面貌

    摘要:我的家乡是居于金陈河南岸的一个村庄,村庄被连绵的树林环抱。行路难、发展难曾是横亘在我们村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碍。这些年,沐浴国家利好政策的春风,家乡发生巨大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家乡的道路、住房、环境的蝶变

  • 闻香小语

    摘要:早起有喜鹊在窗前叽叽喳喳,喜鹊闹梅,那是蜡梅要开花了。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院子里的梅香,也就是报春的香气了。老母亲在田地里劳作了一生,最喜欢花草的香气。春日里,我总会买几株兰草花送给母亲。母亲在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春话柳

   期次:第8015期   作者:□汪云寿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柳绿莺啼的早春二月,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我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说法。这说明柳树最先感受春光,也最早向人们传播春的信息。春风渐起,柳色新绿,为朔朔春风增添一丝暖意。初春,纵目远眺那“浅绿轻黄半吐姿,长堤曲沼万垂丝”的翠柳,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儿时,我喜欢折一枝嫩柳做成柳笛,和玩伴们在河堤上一边追逐嬉戏,一边吹奏出婉转悠扬的笛声,充满了童趣。柳树虽然不像花儿一样娇艳,却也亮了滩涂地头,翠了阡陌小路,艳了诗人的平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树,让诗人百吟不厌,让世间风景无限。

无论是在辽阔的北方大地,还是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到处可见柳树那风情万种的身影。春风抽出了柳丝,细雨剪出了嫩叶,柳丝随风而舞,点点鹅黄、纤纤浅绿,将山川大地装扮得分外靓丽。

柳树不仅是优良的观赏树木,而且适应力强,易栽易活。《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谚语“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为费心费力种下的花木,却不见得能开出芬芳的花朵,而无意间插下的柳枝,却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柳树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是固堤、护岸、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和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树种。柳树的枝、叶、皮、根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柳条纤细柔韧,白皙光滑,可编织箕、篓、筐等日用品和工艺美术品。

六安叶集柳编工艺享誉国内外。一次,堂嫂带我参观她的柳编厂。只见柳条在一群心灵手巧的女子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件件精美的装饰品便编织完成。据堂嫂介绍,她的这家柳编厂,不仅让2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产品还远销海外,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如此看来,柳树也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