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小小银鱼滋味长

    摘要:朋友从巢湖出差归来,特意送我两袋银鱼干。从没见过银鱼的儿子十分好奇,立即将袋口撕开,先抓了几条左瞧右看,然后塞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晒干的银鱼虽然很有嚼头,但是鲜味不够,营养稍逊,最佳的吃法是用

  • 望春风粤梅/摄

    摘要:

  • 新春话柳

    摘要:“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柳绿莺啼的早春二月,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更是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立春过后,万物复苏。我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五九六

  • 蝶变

    摘要:听朋友说,在原合肥纺织机械厂的旧址上,建起了一个文艺街区,废弃的老厂区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蝶变。我曾数次前往合肥纺织机械厂采访,因此,这消息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在报社负责报道工业方面

  • 喜看家乡新面貌

    摘要:我的家乡是居于金陈河南岸的一个村庄,村庄被连绵的树林环抱。行路难、发展难曾是横亘在我们村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碍。这些年,沐浴国家利好政策的春风,家乡发生巨大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家乡的道路、住房、环境的蝶变

  • 闻香小语

    摘要:早起有喜鹊在窗前叽叽喳喳,喜鹊闹梅,那是蜡梅要开花了。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院子里的梅香,也就是报春的香气了。老母亲在田地里劳作了一生,最喜欢花草的香气。春日里,我总会买几株兰草花送给母亲。母亲在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银鱼滋味长

   期次:第8015期   作者:□钱续坤

朋友从巢湖出差归来,特意送我两袋银鱼干。从没见过银鱼的儿子十分好奇,立即将袋口撕开,先抓了几条左瞧右看,然后塞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晒干的银鱼虽然很有嚼头,但是鲜味不够,营养稍逊,最佳的吃法是用豆豉和青椒小炒。”看着儿子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忍俊不禁地说道。

银鱼即脍鱼,其体长略圆,细嫩透明,形如玉簪,色泽如银,因而得名,古时有“脍残鱼”“王余鱼”等别称。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乡的河流里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银鱼,它们一群群地游着,似离弦的银箭,如织锦的银梭,常常诱惑着我们用瓶子去装,用渔网去捞。不过捕捞银鱼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它们十分“袖珍”,与水的颜色也很接近,因此没有特定的工具,是很难享到口福的。此外,捕捞银鱼还要看天气,大风大浪没法捕,风平浪静也不能捞,只有微风细浪时最适合下网。

银鱼一般生活在水下四五米水层,每年二三月份在背风向阳、水温较高、水草丛生的湖湾产卵。银鱼产卵的方式十分特别,游到湖中水草和湖底浮泥之上,擦破肚皮产卵,故有“破娘肚生银鱼”的说法。母鱼产卵后便会死去,卵孵化成鱼苗,生长成熟,即可捕捞。每年五至六月,银鱼是最为肥美的。北宋的张先就写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唐朝的皮日休则发出了“分明数得脍残鱼”的感喟;北宋的司马光也留下了“银花脍鱼肥”的赞叹;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银鱼有着详细的记载:“彼人尤重小者,曝干以货四方。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后子出而瘦,但可作鲊腊耳。”

新鲜的银鱼一般用来炖汤或炒蛋,这两种做法有着许多动听的名字,如“香酥银鱼”“芙蓉银鱼”“蛋羹银鱼”等等,吃起来鲜美无比,别有风味。如果捕捞到的银鱼较多,还可将它们晒成鱼干,留着日后慢慢地吃。银鱼干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如干嚼、油炸、黄焖等等,而我最喜爱的还是豉椒银鱼。

豉椒银鱼的做法并不复杂,需要准备银鱼、青椒、洋葱、豆豉、姜蒜等食材。在制作时,先将青椒、洋葱、生姜切成丝,将蒜切成末,银鱼干用水浸上一会儿,捞起甩去水分;然后在锅中倒入菜籽油烧热,下干豆豉、姜丝、蒜末爆香;接着下洋葱丝、青椒丝,将其煸软后倒入银鱼干,翻炒均匀后加入少许食盐;两三分钟后,银鱼干飘出香味,撒入少许胡椒粉即可关火起锅。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银鱼干用水浸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香味会被冲淡;二是食盐不能放得太多,否则会喧宾夺主,无法品出豆豉的香味。

听我说得头头是道 ,儿 子 便 嚷 嚷 着 要吃 豉 椒 银 鱼 ,我 立 刻动手烹饪。鲜美的豉椒 银 鱼 出 锅 后 ,儿 子不 禁 大 快 朵 颐 ,等 到两 碗 饭 下 肚 ,他 评 价的八个字“咸辣适中、鲜美无比”,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