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6-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陪您慢慢走

    摘要:“叮叮”,电梯门一开,我就看见父亲站在门边。面对一拥而出的人群,他浑浊的眼神似有瞬间的茫然,但一落到了我身上,便迅速亮了起来,苍老灰白的脸上一下子绽开绵软的笑容。“小芳,你来得正好,我以为你们下午都没

  • 家的最好模样

    摘要:家的最好模样是什么?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认为家的最好模样,是“净(干净)、静(安静)和敬(尊敬)”。“三字”归纳,由具象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面梳理出理想之家

  • 一个赶考人,两代送考人

    摘要:刚把女儿送进考点,就接到姐姐的电话:“你在哪儿?”“我在家里啊。”“你不是送然然考试吗?我特地到二中来了,来看看然然。”姐姐在电话里火急火燎地说。然然是我的女儿,今年在二中参加高考。“现在都几点了?8

  • 洲地无棉

    摘要:“洲上洲上,只有棉花,摸黑出门,晒得油光,下着大雨,去逃水荒,女伢再丑,莫嫁洲上!”后山的一首童谣,唱出了洲地几多艰辛与苦楚。家乡宿松位于皖鄂赣交汇地,北依大别山余脉叫后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叫洲上。“

  • 环滁皆山也

    摘要:来安徽滁州旅游,必游琅琊山;琅琊山之行,必到醉翁亭。大名鼎鼎的醉翁亭原先只是一座孤立的山亭,是当年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为欧阳修而建。“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的最好模样

   期次:第8099期   作者:□孙邦明

家的最好模样是什么?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认为家的最好模样,是“净(干净)、静(安静)和敬(尊敬)”。“三字”归纳,由具象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面梳理出理想之家可感可近的样子。

我一直认为,家是具有全方位遗传性的。每一个人生活在上、下两个家庭之中,都经历着子女与父母的角色转换,产生和厚积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俗话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现实证明,子女不仅在血脉、性格、长相等生理个质方面遗传着父母的基因,在生活习惯、为人处世、自我调节等心理和精神因素上,也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父母的影子。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比如单一个“净”字,让我想起故去的母亲。无文化农村妇女的她,自带爱干净、做事利索和性格憨厚的好模样。一年四季,你每天一早醒来,所见到的每一样的老旧物件,皆是干干净净的,摆放是整整齐齐的;我们的穿着带有补丁却干净合适。它们虽露出旧时岁月贫穷的底色,但令我时时感到家里亮堂和心情愉悦,打小种下了“家”的原生物象——“干净”。以至于5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忘不掉,并养成了像母亲一般的好习惯。

民间亦智慧。置顶评论给出了好家庭背后的原因,即“父亲的大格局和母亲的好脾气”,我非常认同。家庭中,父母无疑担负着决定性的角色,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样子就是家庭的模样,就是孩子的模样。从家的角度理解,所谓“大格局”,就是为人父母明白事理,不糊涂,方向上为子女成长把舵定向,行动上正己正人,子女不能犯原则性的错误,把控好做人本分底线。所谓“好脾气”,即父母心中有爱,眼中有孩子,平等包容,沟通交流从心而发,非居高临下“占有式”的生硬相处和传统偏好。

到此,静心默想:一个家庭,家里干干净净,家人相互尊敬,平和沟通,以上率下,以行示范,眼见为实,总比强硬灌输和“生吞活剥”教育的效果好得多。如此,一个“家”的最好模样,在当下条件下,肯定会生发出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