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6-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参差之美

    摘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庐山,由不同角度去看,产生的落差层次,形成了参差之美。参差,是活泼的,不古板;是丰富的,不是唯一的;是摇曳的,不是僵化的;是开放的,不是垄断的;是个性的,拒绝整齐划

  • 藏身于闹市中的李鸿章故居

    摘要:“五一”假期,我从西侧步入熙熙攘攘的省城淮河路步行街,一眼便望见青砖黛瓦、古朴典雅的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坐北朝南,共分东西两院,西面故居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小姐楼),东

  • 父亲的站票

    摘要:我的父亲是一个骄傲的人。他的骄傲,大抵是将我举过头顶时的意气风发,大抵是生活的挫折也没有教会他阿谀奉承的话术,大抵是对在外地求学的四个儿女的牵肠挂肚。可当我看见他的包里挤满了一沓又一沓站票时,我才猛地

  • 丰盈的六月

    摘要:在一年中,六月的内容,无疑是最丰富的。六月的第一天,就是一个新鲜别致的日子,“六一”儿童节来了。于我而言,在不同的时空里,对“六一”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小时候,“六一”是自己的;为人父母后,“六一”是子

  • 枫桥的静美时光

    摘要:“枫桥”一词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很深刻,那是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我知道那座枫桥是在姑苏城外,寒山寺边。但我也知道,彼枫桥不是此枫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枫桥都是指苏州城外寒山寺附近的枫桥,因张继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盈的六月

   期次:第8351期   作者:□张升平

在一年中,六月的内容,无疑是最丰富的。

六月的第一天,就是一个新鲜别致的日子,“六一”儿童节来了。于我而言,在不同的时空里,对“六一”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小时候,“六一”是自己的;为人父母后,“六一”是子女的;现在,子女也有了孩子,“六一”又成了孙儿的了。我是一名教师,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所以对“六一”的感情又和别人不同。人到老年,心中那份少年的情怀,仍然在心里盘桓。我喜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喜欢低吟“牧童骑黄牛”的诗句,喜欢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六月来了,田野里的麦子熟了,收获的季节又到了。在所有的农作物中,冬小麦的生长期应该是最长的,从十月份种子被播种下去,一直到来年六月份收获,它们要经历从寒露到芒种的整整 16 个节气。这期间,羸弱的麦苗还要承受它童年时的干旱,少年时的霜冻,长成青年后要面对凛冽北风,熬到快要成熟了,有时还要经历暴雨的摧残。麦子的路程,曲曲折折;麦子的命运,坎坎坷坷;麦子的一生,让农民们忐忑了8个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皖北的宿州小镇符离生活了 20余年,他的《观刈麦》里描绘的可能就是我们皖北农村麦收的场景吧。

就在农民们收麦子时,在学校里苦读了十几年的学生们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我是在 1981 年夏天参加高考的。那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思想,所以我在高考时,懂得给自己释压;高考失利后,也会给自己“疗伤”。其实,一次高考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命运。

六月来了,炎热的夏季才算真正地到来了。虽然已经是夏天了,但是在春天里就已经酝酿好的石榴花,还在生机勃勃地开着,池塘里的一支支荷叶也在得意地旺长着。六月,我不出小院,就能感觉到青绿带来的清凉,欣赏月季花带来的美丽,享受辣椒、黄瓜、茄子等蔬菜带来的美味,还有那蛙鼓和蝉鸣……六月以它的丰富,装点着这个世界。“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六月里,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我们不要忘了他的忠诚和正直,不要忘了他的信仰和精神,更不要忘了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敢和执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