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六月的内容,无疑是最丰富的。
六月的第一天,就是一个新鲜别致的日子,“六一”儿童节来了。于我而言,在不同的时空里,对“六一”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小时候,“六一”是自己的;为人父母后,“六一”是子女的;现在,子女也有了孩子,“六一”又成了孙儿的了。我是一名教师,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所以对“六一”的感情又和别人不同。人到老年,心中那份少年的情怀,仍然在心里盘桓。我喜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喜欢低吟“牧童骑黄牛”的诗句,喜欢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六月来了,田野里的麦子熟了,收获的季节又到了。在所有的农作物中,冬小麦的生长期应该是最长的,从十月份种子被播种下去,一直到来年六月份收获,它们要经历从寒露到芒种的整整 16 个节气。这期间,羸弱的麦苗还要承受它童年时的干旱,少年时的霜冻,长成青年后要面对凛冽北风,熬到快要成熟了,有时还要经历暴雨的摧残。麦子的路程,曲曲折折;麦子的命运,坎坎坷坷;麦子的一生,让农民们忐忑了8个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皖北的宿州小镇符离生活了 20余年,他的《观刈麦》里描绘的可能就是我们皖北农村麦收的场景吧。
就在农民们收麦子时,在学校里苦读了十几年的学生们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我是在 1981 年夏天参加高考的。那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思想,所以我在高考时,懂得给自己释压;高考失利后,也会给自己“疗伤”。其实,一次高考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命运。
六月来了,炎热的夏季才算真正地到来了。虽然已经是夏天了,但是在春天里就已经酝酿好的石榴花,还在生机勃勃地开着,池塘里的一支支荷叶也在得意地旺长着。六月,我不出小院,就能感觉到青绿带来的清凉,欣赏月季花带来的美丽,享受辣椒、黄瓜、茄子等蔬菜带来的美味,还有那蛙鼓和蝉鸣……六月以它的丰富,装点着这个世界。“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六月里,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我们不要忘了他的忠诚和正直,不要忘了他的信仰和精神,更不要忘了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敢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