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缘际会,作为援外医疗队的一员,驻足于地中海之滨的瑰丽岛国——马耳他。在这里,偶遇蓖麻,仿佛与故人重逢,唤醒了深藏心底的柔软记忆。
一个晴朗的周末,我与挚友探访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他的居所静谧地依偎在地中海的怀抱,途经之处,棕榈列阵,翠色欲滴,与波光粼粼的海面遥相呼应,绘成一幅动人的景致。
“咦?这树好生奇特!”挚友发出了惊叹。只见那枫树叶如巨掌,枝头挂满了红果。“蓖麻!是我们童年的蓖麻!”我脱口而出,那份跨越时空的亲切感,瞬间涌上心头。
忆及童年,外婆的歌声仍萦绕耳畔:“小华小蓝挎篮行,蓖麻地里笑声盈。”河边采摘蓖麻籽的画面历历在目,那些小巧光滑、色彩斑斓的种子,曾是我探索世界的小小窗口。儿时无知,不知其毒,时而咀嚼其苦,时而烧烤取香。
在那个玩具匮乏的年代,蓖麻树成了创意的源泉。外婆巧手改造,蓖麻秆化身孩童手中的标枪,叶作伞,籽串珠,每一部分都承载着无尽的欢笑与想象。那首关于蓖麻的古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我们“斗牛”游戏的场景,每一颗蓖麻籽的碰撞,都是童年纯真与梦想的交响。
而今立于异国蓖麻之下,外婆的音容笑貌仿佛重现眼前,她用蓖麻默默编织着生活的希望,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梦想,再次鲜活起来。蓖麻,不仅仅是童年的乐趣、家庭生计的助力,更是外婆辛勤与爱的见证。那份源于蓖麻的温情与坚韧,已深深根植于心,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