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反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影视作品频频显现于银幕、视频,诸如《长津湖》《跨过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雄兵出击》等,都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幸福今天的来之不易。
看着这些电影、电视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似乎觉得离我们很远。其实,在合肥,就有一个单位来自朝鲜,来自战火纷飞的长津湖地区。这就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是1958年4月从朝鲜归国的志愿军521医院。该院在安东(即以后的丹东)稍作休整,便集体转业来到合肥,与合肥市卫生局第二门诊部合并,成立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时间回到1950年八九月间,新中国成立已近一年,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南、西南的剿匪战斗日渐平息,部队的战斗伤亡日渐稀少,驻扎在广东某地、刚为解放海南岛做完保障服务的第四野战军中南第七后方医院(又名解放军第 16 医院)奉命移防。他们乘火车来到了上海市郊区,在真如火车站附近(安亭)临时宿营待命。据说,这所医院可能集体转业,成为上海市的某个人民医院。数天后,他们不仅没有进入上海市内,而且重新登车,经几天颠簸,来到了吉林省临江市休整待命。
1950 年 10 月 19 日,这所医院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第十兵站医院”的新番号入朝参战,是首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五个具有 500 张床位的大型野战医院之一。他们从东线入朝,驻扎在长津湖地区,参加过多次战役,救治过无数伤员,也多次被炸,伤亡惨重。在朝鲜战场上战火纷飞的近三年时间里,志愿军医院多次整编重组,但第十兵站医院的建制却一直没有改变。1953 年后,先后更名为2405医院、301医院,1956年更名为521医院,直至1958年回国。
521医院在战火中多次易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曾四易其名。1958 年 4 月,志愿军归国组建的医院命名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1959年11月29日,在这所医院新落成的病房大楼开诊之日,挂出“合肥市工人医院”牌匾。因二院所在的这个地区当年有好几个上海下放建成的大企业,诸如合钢(合肥钢铁厂)、安纺(安徽纺织厂)、安针(安徽针织厂)、安拖(安徽拖拉机厂)等,人称“工厂区”,所以,当年人们又俗称“工厂区医院”。1962年12月,恢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名,1970年12月更名为“合肥市工农兵医院”,1978年10月再次恢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名。
几十年来,这所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踔厉奋发,励精图治,已经成为合肥这个省会城市里很有规模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医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开放床位3500张(含老年护理院750多张),占地面积200余亩,含两个院区,一个老年护理院,下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瑶海区12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已形成合肥市东部地区多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步履铿锵,七十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新起点继往开来。
相信这所从战火中走来的医院,一定能够继承传统,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