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1-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大善无痕

    摘要:初冬时节,“顺其自然”又来了。日前,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顺其自然”的109万元捐款。从1999年起,“顺其自然”坚持每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已是第26次,累计金额高达1686万元。做善事不难

  • 冬游古镇大通

    摘要: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我们一群人来到铜陵市郊古镇大通,感受这座千年临水古镇历史沧桑的脚印。上午九时,我们乘九路公交车来到民俗一条街。这里店铺林立,大概是周日,因天气晴好的缘故,游人如织。许多店铺在卖江鱼

  • 摘要:幸福时光吴建平/摄

  • 家乡美味三谱

    摘要:故乡有几样美味,是烙在人生中的记忆。鲊鲊,是一种烹饪方法,在米粉里加佐料与主材,和着适量的水熏蒸,主材是马齿苋,就叫鲊马齿苋;主材是肉,就叫鲊肉。鲊,米粉不可或缺,故乡称这种米粉叫“鲊黄面”。这是鲊的

  • 等待一场雪

    摘要:小雪无雪?父亲眯着眼望天。似乎小雪还小,眯上眼,天地就能缩小,就能看见在飘荡在外的小雪,把他们像赶羊一样赶回家。父亲心里有一本账。没有“被子”盖着,麦苗不愿意睡,都长疯了!赶到春天,就容易变成“软骨头

  • 合肥有座“志愿军医院”

    摘要:近年来,一批反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影视作品频频显现于银幕、视频,诸如《长津湖》《跨过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雄兵出击》等,都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幸福今天的来之不易。看着这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善无痕

   期次:第8462期   作者:□尹贵龙

初冬时节,“顺其自然”又来了。日前,浙江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顺其自然”的109万元捐款。从 1999 年起,“顺其自然”坚持每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已是第26次,累计金额高达1686万元。

做善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善事。“顺其自然”每年年底不期而至,仿佛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悄悄到访。人们感动于这份可贵的善意,更感动于善意背后默默的坚持。早年间,“顺其自然”曾在信里自述,“好事不说,坏事不做,顺其自然”,某种程度上正是其奉行的准则。时光不语,静水流深,这份不具名的低调善举在 26 年间从未缺席。往年“顺其自然”捐款后会寄来汇款单,今年“顺其自然”委托人上门捐赠,并且还带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年之日缘善续。这是“善缘再续”的表达,更是高尚品质的精神垂范。

大爱无痕,大善也无痕。出于对捐赠人隐名意愿的尊重,宁波市慈善总会早已放弃寻找,并且根据其意愿坚持将善款用于助学、教育方向,通过媒体对每一笔善款的使用进行公布。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感动人心的不只是二十几载如一日的坚持行善,更是爱心的传递及其在不同人之间产生的共鸣。千余名曾受到资助的困难大学生,不仅会以书信、留言、打电话等方式表达谢意,也有不少人匿名捐出第一笔工资。据了解,在当地这样的隐名捐赠爱心人士还有很多,并且有递增的趋势。不探究、不追寻、不打扰,众里寻他倒不如顺其自然,最终成就众人之善。

不仅仅是“顺其自然”,这些年来类似“善与爱”的故事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教师叶连平退休后,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24个年头,惠及超2000名农村儿童,97 岁高龄仍然坚守在讲台。沈阳大东区保洁员赵永久,在日子并不宽裕的情况下,30多年来坚持每月拿出部分收入资助贫困学生,至今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行善之旅。重庆市民何晓燕和丈夫 10 年前开了一家肉粉店,并一直坚持给暂时窘迫的客人免单……每一个善举,都是在为全社会种下正能量的种子,都是在为精神之树培土浇水。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进而带动了全社会行善的风气。

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最多感动,平凡善举也会激荡出更多的行动。“顺其自然”像一堂无声的慈善爱心课,让人们看到善意在心灵碰撞间自然传递的过程,也让更多人思考应当如何珍惜善意、回馈爱心。“顺其自然”这份善意的绵延不绝,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激励着每一个人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顺其自然”的善意。当“善”的基数越来越大,“善”的热量值和辐射力也将越来越大,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越来越和谐友爱、越来越温暖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