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2-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包裹在元宵里的思念

    摘要:窗外的雪又落了下来,细碎的雪花在暮色中飘舞。朦胧的雪雾中,似乎看见母亲正在厨房揉着元宵面,案板上的糯米粉如雪般扑簌簌飘落,沾在她的围裙上,染白了她的鬓角……恍惚间,我回到了儿时的元宵夜。父亲早早地从集

  • 人生三境界

    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为:“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句经典名言,如同一座智慧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在学习与人生道路上的探索之旅。

  • 春来陌上采荠菜

    摘要:春风骀荡,春阳杲杲,故园乡村田塍陌头被纤巧野菜染绿。马齿苋、马兰头、荠菜、蕨菜和紫云英点缀春野,绿意盈盈,如灵秀村姑,发出咯咯脆笑,唤醒村庄,唤醒春天。荠菜又叫雀雀菜、田儿菜、菱角菜、地米菜。其身形纤

  • 惊春

    摘要:立春后,大地仍是一片孤寂。荷塘叶黯花残的枯梗,还在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寒风中的屋梁,犹自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如同有人抄起一对鼓槌,在天边擂起了鼓,一阵隆隆的轰响,从彤云深处传来。昆虫们应声而起,倾

  • 趣说元宵节

    摘要:农历正月十五,早期称月望,隋时称元夕,唐初称上元,唐末称元宵,宋之后还有灯夕、灯节之类的别称。说到元夕,绕不开隋炀帝。此人除了有修运河、开科举、打造丝绸之路等“大手笔”,还巩固了元夕的官方地位,利用花

放大 缩小 默认

惊春

   期次:第8515期   作者:□胡静

立春后,大地仍是一片孤寂。荷塘叶黯花残的枯梗,还在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寒风中的屋梁,犹自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如同有人抄起一对鼓槌,在天边擂起了鼓,一阵隆隆的轰响,从彤云深处传来。昆虫们应声而起,倾巢出动,一时间,搬家的、松土的、觅食的、找壳的,忙成一团。蛇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脱下旧袍衫,云游去了。鸟儿奏着乐章,“叽叽”“咕咕”“布谷”,时而独奏时而合奏,时而婉转时而热烈。而在辽阔的森林,冬眠的熊、松鼠,打一个响亮的呵欠,钻出了洞穴。

湖畔的杨柳听到雷声后打了个激灵,热血沸腾起来,一根根柳条涨成褐青色,枝叶迅速流动起来,再卯足了劲儿,从一粒粒尖尖的褐色小叶苞里,绽出了鹅黄的芽,为春天画上了一行行分号。不几日,飘飞的绿丝绦就迅速把江岸、湖畔控制住了。沉沉睡去的藤蔓,伸个长长的懒腰,吐出一片片新鲜的绿芽。湖水也活泛起来了,像美人转动的眼眸,顾盼生辉。

尚在酝酿着诗情的花儿们听到雷声后,犹如醍醐灌顶。梅花率先绽放了,一株株茶梅,点亮了清冷的马路,白梅、红梅、腊梅,像是赴一年一度的约定,穿戴一新,香气袭人,齐聚在梅林;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迎春也赶紧用尽气力,把自己缝进色彩明亮的春天;红叶石楠吐出艳红的新芽,为春天再添明丽的一笔。接着,杏花、梨花、紫薇,竞相开放。

春雨更加温柔,沾衣不湿;春风更加婉转,拂面不寒。被雨水滋润的春泥松软得像棉被,等着耕牛踩在上面,留下一行行诗句。农民们开始备耕,把圈里的粪肥背到地里,备好种子,修好犁锄,再给牛皮搓成的犁绳抹上油,让它回软。

大地万物以其生气与无邪,昭示着如此韶光下,生命的无限张力与新一季的无限可能。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人们日复一日看着白日渐长,万物蓬勃,便不自觉地有了期许。读书、写字、运动,一切都是刚开始的样子,又都还留有填充的余地。少年背着书包在阳光下赶往教室,夕阳中男孩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女孩青春的面庞和被和煦的风拂起的碎发,同所有春日觉醒的植物一样,风华正茂。

江南的春天像个美娇娘,一步三折,旖旎而行。而她一旦来了,就热烈而绚烂地交付出所有烂漫,以最美的模样出现,多少温柔与优雅,藏在这令人微醺的春风里。

想起朱生豪给宋清如的信中这样写道:“风和日暖,令人愿意永远活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