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2-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包裹在元宵里的思念

    摘要:窗外的雪又落了下来,细碎的雪花在暮色中飘舞。朦胧的雪雾中,似乎看见母亲正在厨房揉着元宵面,案板上的糯米粉如雪般扑簌簌飘落,沾在她的围裙上,染白了她的鬓角……恍惚间,我回到了儿时的元宵夜。父亲早早地从集

  • 人生三境界

    摘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为:“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句经典名言,如同一座智慧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在学习与人生道路上的探索之旅。

  • 春来陌上采荠菜

    摘要:春风骀荡,春阳杲杲,故园乡村田塍陌头被纤巧野菜染绿。马齿苋、马兰头、荠菜、蕨菜和紫云英点缀春野,绿意盈盈,如灵秀村姑,发出咯咯脆笑,唤醒村庄,唤醒春天。荠菜又叫雀雀菜、田儿菜、菱角菜、地米菜。其身形纤

  • 惊春

    摘要:立春后,大地仍是一片孤寂。荷塘叶黯花残的枯梗,还在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寒风中的屋梁,犹自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如同有人抄起一对鼓槌,在天边擂起了鼓,一阵隆隆的轰响,从彤云深处传来。昆虫们应声而起,倾

  • 趣说元宵节

    摘要:农历正月十五,早期称月望,隋时称元夕,唐初称上元,唐末称元宵,宋之后还有灯夕、灯节之类的别称。说到元夕,绕不开隋炀帝。此人除了有修运河、开科举、打造丝绸之路等“大手笔”,还巩固了元夕的官方地位,利用花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来陌上采荠菜

   期次:第8515期   作者:□宫凤华

春风骀荡,春阳杲杲,故园乡村田塍陌头被纤巧野菜染绿。马齿苋、马兰头、荠菜、蕨菜和紫云英点缀春野,绿意盈盈,如灵秀村姑,发出咯咯脆笑,唤醒村庄,唤醒春天。

荠菜又叫雀雀菜、田儿菜、菱角菜、地米菜。其身形纤细娇小,齿叶嫩绿,莹白小花灿如迎春,雅若素雪,羞怯婉约,闻之,一股泥土醇香直扑鼻翼。荠菜匍匐于地,楚楚动人,有无以言说的贞静之美,静待人们欣喜采撷。

河边土膏微润,春野泥土酥软,挑挖荠菜的妇女、赋闲的城里游客,裏挟一袭春风,披红戴绿。她们手握小锹,贴着青荠根部轻轻一铲,嗞一声,整个动作连贯协调。待到晚风轻起,夕照濡染,宿鸟啁啾,她们才挎着竹篮返归,苍莽的地平线跳动着音符般的人影,亲切且生动。

荠菜吃法颇多,包春卷、凉拌荠菜、东坡羹、荠菜团、荠菜饺子、荠菜豆腐羹等,炒蒸汤拌、煎馅焖烩,均令饕餮们大快朵颐、不忍卒筷。

荠菜炒鸡蛋,寻常餐桌上的一道佳馔。一盘青荠炒鸡蛋色泽诱人,有黛玉扶柳之妙,香味通融,滑润柔嫩,独得一份幽远。咀嚼起来爽口有韧劲,味道微微清苦。黄绿相间的菜肴,让人品咂出春天的野趣,拥有“布衣暖,菜根香”的淡定与满足。

乡村妇女善用荠菜做馅包饺子。荠菜与蛋皮、香干、粉丝、肉末、木耳做馅包饺子,其馅绿如翡翠,汁液充盈,皮薄馅鲜,入口轻滑,齿颊生香,素味淡而悠远,荤味厚而醇香,淡苦微甜缠绵悱恻。吮一口飘浮蒜花脂油的水饺汤,咂咂声中,顿觉尘世温暖、灯火可亲。

凉拌荠菜,制作简单,味道尤绝。荠菜洗净氽水,沥干入盘,佐以姜末、蒜泥、陈醋、生抽,再淋上麻油,一盘春蔬赫然入目。其色调清新明快,入口脆嫩爽利,三五知己畅叙幽情,窗外梨花堆雪,菰蒲凝绿,莺歌燕舞,寻常日子竟也旖旎生动起来。

荠菜味道甘美,熬粥啜饮尤佳。浅绿细叶,在乳白的粳米粥里隐现沉浮,简约中,蕴蓄婉转,色彩明丽,如苍鹭栖息苇丛,一幅冲淡的水墨小品。喝一口糯软菜粥,暖心熨帖,远离喧嚣尘世,内心柔软丰盈。一碗清香荠菜粥便是简单的幸福。

包春卷可谓春天的雅事。春卷内容以地头野菜为主,如荠菜、婆婆丁,以及韭菜、芦笋、蘑菇、木耳等。这些野菜撩人心扉,满目鲜嫩,进嘴生香,满口含春。

荠菜切碎,掺入胡萝卜丝、香干丁、肉末炒熟做馅。然后将馅料放进面皮中,折成三寸来长的长条形,面皮两侧也掖入折痕中,衔接处用蛋清一抹,使之黏合一起。炸好的春卷盛在盘里,如一阕宋词小令。轻轻咬开,一股荠菜清香盈满唇齿间,乡野气息,直击味蕾。鲜嫩爽脆的春卷,令人想起清苍疏旷的田园生活。

凝望荠菜,如同晤对一位内心丰盈、恬淡平和的市井布衣。陌上荠菜不事雕琢、沉稳笃定,有不沾尘俗的孤傲和染绿春野的决绝,叩开春天,吟唱生命之歌。采撷荠菜,领略温婉春光,体味薄凉清欢,慰藉悠远乡愁。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