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人生三晃

    摘要:有句幽默说法:人生不过三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没了。诚然,人生百年,于浩渺宇宙而言,不过弹指一瞬,这三“晃”便是我们仅能把握的全部时光。这三晃怎么“晃”,至关重要。是胸有成竹、认认真真地“晃”,

  • 我哥我嫂

    摘要:我哥72岁,是地道农民,仅小学三年级学历,却是农村“多面手”。身为党员,曾任村委委员,精明能干又热心,乡亲们都敬称他“九爷”。嫂子小哥两岁,是淳朴的家庭主妇,没读过书。她是堂二舅家三女儿,与我哥共度了

  • 踏访绩溪仁里古村

    摘要:千年仁里,这座徽州传统古村落,距离绩溪县城仅3公里。村内留存着元、明、清时期的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民风淳朴,徽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徽州当之无愧的“程朱阙里”。我乘合福高铁至绩溪北站,转乘公交

  • 父亲的探亲假

    摘要:我的故乡在安徽,那是一片闻名遐迩的水乡。在父辈生活的年代,交通极为不便,出一趟远门往往困难重重、周折不断。父亲在服兵役时,有过一段休假的经历,这段经历令他终生难以忘怀。父亲在部队担任连里司务长后,按规

  • 波光云影

    摘要:

  • 暴雨中的红色回响

    摘要:梅雨时节,石台县关工委那略显陈旧的铁皮屋顶上,闷雷翻滚,似千军万马集结。紧接着,雨幕如天河决堤,在窗玻璃上划出浑浊的泪痕,似岁月无声哭泣。县关工委副主任黄家齐站在屋内,用袖口擦拭投影镜头,泛黄的《贵池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探亲假

   期次:第8629期   作者:□周芳

我的故乡在安徽,那是一片闻名遐迩的水乡。在父辈生活的年代,交通极为不便,出一趟远门往往困难重重、周折不断。父亲在服兵役时,有过一段休假的经历,这段经历令他终生难以忘怀。

父亲在部队担任连里司务长后,按规定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平时休假则需轮流安排,时间并不固定。有一年,母亲悄悄在信中告知父亲,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时日无多。原来,奶奶特意叮嘱母亲,不要将此事告诉父亲。她觉得农村人生病扛一扛就过去了,而且父亲在部队事务繁忙,不能让他为此分心。

收到信后,父亲心急如焚。当时正值入冬,他入伍后从未与家人共度一个完整的团圆年,内心特别渴望能在春节回家探亲。然而,连里已经批准指导员春节回乡。指导员已经两年没有休假了,这让父亲实在难以开口提出自己也想春节回家的请求。但父亲脸上的愁容,没能逃过指导员的眼睛。谈心之后,父亲无奈地道出了实情。没想到,指导员毫不犹豫地将探亲机会让给了父亲,还称赞奶奶识大体、顾大局。

就在父亲满心欢喜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时,意外发生了。炊事班一名战士家中出现突发状况,必须紧急回家处理。此时已是腊月,这名战士来回的时间正好横跨春节。炊事班本就人手紧张,少一人,其他战士的工作量必然大幅增加。而且按照部队惯例,春节期间还要集体会餐,此时离队实在不合适。

父亲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内心十分挣扎。一边是病重卧床、渴望见面的奶奶,一边是部队里紧急的用人需求和集体的利益。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父亲最终还是决定推迟春节休假。

父亲说,那个春节他度日如年,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是对奶奶的牵挂,从未如此强烈。那时通信极为不便,一封信要辗转十多天才能到家。父亲决定让出探亲假后,立刻给母亲拍了电报,特意交代若奶奶出现“万一”情况,务必拍加急电报告知。从驻地到家,需要先乘火车,再转汽车,最后坐船,即便一切顺利,也需要两天时间。

春节期间,每次看到通讯员在营房里穿梭,父亲的心就怦怦直跳,紧张得不行,生怕收到关于奶奶的坏消息。晚上睡觉时,他才稍稍松口气——又平安度过了一天。

终于,小战士归队,父亲得以踏上探亲之路。当他回到家时,奶奶已卧床不起。父亲紧紧握住奶奶的手,含着泪解释自己本想回来过年,却未能如愿。奶奶声音微弱,摆了摆手说:“你们都在身边,这不就是团圆嘛。你在部队要好好读书,努力工作,别给领导添麻烦。”两天后,奶奶与世长辞。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50年转瞬即逝。有一次,我问父亲:“如果错过奶奶最后一面,您是否后悔当初让出探亲假的决定?”父亲笑了笑,眼神坚定地说:“那肯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但在部队,无论事情大小,党员、干部都要挺身而出。我的指导员就是我的榜样,我对自己的决定从不后悔。”

我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这才是军人本色,令人钦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