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诚实的考分

    摘要:诚实,乃做人之根本,人生处处皆有“诚实”的考卷,你是满分还是不及格?北宋词人晏殊以诚实闻名。14岁时,他作为神童被举荐给宋真宗,与千余名进士同场考试。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练习过的,他如实上报并请求换题

  • 四婶的米酒坊

    摘要:在乡下老家,四婶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美称——“米酒婆”。她的米酒坊位于村口,是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米酒坊的招牌上,四婶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精选上等糯米,经过浸泡、蒸煮、冷却、

  • 淠河边的嬗变

    摘要:初秋时节,漫步于六安城西淠河岸边的景观大道,一幅如诗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岸边绿植繁茂,林间鸟鸣婉转,河中水鸭嬉戏,让人不知不觉沉醉于诗画淠河之中。六安,这座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

  • 食在秋天

    摘要:汪曾祺曾言:“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然秋之妙,远不止于“贴膘”之满足。它似天地将三季深情,化作舌尖清欢,隐匿于田埂、河泽之间。秋意渐深,

  • 深河桥畔缅怀英烈张学文

    摘要:前不久,我怀着崇敬与追思,踏上贵州省独山县的土地,走进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园内庄严肃穆,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在镌刻着无数英烈的“万魂墙”前,我久久驻足,目光被一块匾牌吸引——上面刻着安徽霍邱籍

  • 丹霞叠翠

    摘要:张成林/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淠河边的嬗变

   期次:第8644期   作者:□汪云寿

初秋时节,漫步于六安城西淠河岸边的景观大道,一幅如诗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岸边绿植繁茂,林间鸟鸣婉转,河中水鸭嬉戏,让人不知不觉沉醉于诗画淠河之中。

六安,这座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多年来,我亲身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心中感慨万千。

儿时的淠河,枯水期河床裸露,非法采砂让河道满目疮痍;河岸边乱搭乱建的棚户区杂乱无章,垃圾污水肆意横流,行人路过时无不掩鼻。我家就住在紧邻岸边的一条僻静街巷,路面狭窄肮脏、凹凸不平,拳头大的鹅卵石常会绊倒路人。雨天更是积水四溢、泥泞不堪。那时的我们,满心期待着背街小巷能早日蝶变。随着旧城区改造的号角吹响,六安这座古老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短短几年,以外环路为依托,涵盖拆迁、扩路、建桥、筑堤、治污、商业街商品房开发、公园绿地建设等内容的宏伟蓝图,在无数劳动者的努力下变为现实。河岸边的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漂亮大气的“十里长廊”。

如今的淠河碧波荡漾、生机勃勃,岸边曲廊蜿蜒,凉亭静立,恰似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十里淠河景观带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亲水氧吧,还带动了六安旅游业的发展。据在规划局工作的朋友介绍,淠河治理不仅注重景观建设,还大力推进城区防洪墙建设。在规划者的创新设计下,防洪墙、蓄水橡胶坝、水榭、口袋公园等元素完美融合,登高远眺,绿意盎然、碧水环绕,一片祥和。

一日,我推着年逾九旬的父亲沿淠河边景观大道散步,寻找他从教四十年的学校旧址。昔日学校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住宅楼、徽派风格的商场和古色古香的商业步行街,还有口袋公园、休闲广场、沙滩浴场等。父亲不禁感叹:“今非昔比,真是大变样了!”

附近的北塔公园是六安的一张“名片”。傍晚时分,公园里热闹非凡:精神矍铄的阿姨随着音乐欢快地跳着广场舞;热爱戏曲的“票友”自带乐器,尽情表演;水汽环绕的瀑布旁,是健身爱好者练太极拳的身影;石桌石凳前,象棋爱好者激烈对弈……夜色中,公园人如织、灯如昼,弥漫着甜蜜的气息,张张笑脸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水域灵秀、湿地丰饶、园林叠翠、地标璀璨……淠河如一条翡翠项链,串起六安的文明脉络与生态精魂,成为这座红色古城跃动的时代脉搏。“国家园林 城 市 ”“ 国 家 卫 生 城 市 ”“ 全 国 科 技 进 步 先 进市”……我深信,六安必将续写生态宜居新篇章,让幸福民生如淠河之水,奔涌不息、泽被万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