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乃做人之根本,人生处处皆有“诚实”的考卷,你是满分还是不及格?
北宋词人晏殊以诚实闻名。14岁时,他作为神童被举荐给宋真宗,与千余名进士同场考试。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练习过的,他如实上报并请求换题。这份诚实让宋真宗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任职时,天下太平,官员们常郊游或宴饮,而他因家贫只能闭门读书。真宗提升他为东宫官,大臣们不解,真宗称晏殊自重谨慎。晏殊谢恩后坦言,自己若有钱也会参与宴游。他的真诚剖析,在真宗和群臣面前又交了一份满分答卷,树立了信誉,更获真宗信任,后官至宰相。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样以诚实书写人生。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半年后《水力学》考试第一个交卷,得满分,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然而,拿到试卷后,他发现一处笔误,将“ns”误写成“n”,虽不影响答案,但他自觉有愧于满分,便找老师说明并交还试卷。老师仔细检查后,扣除4分,最终得分96分。同学们为他惋惜,有人认为老师不该扣那么多分。钱学森却微笑回应:“考试要严谨,不能有差错,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找借口。这提醒我以后做事要专一细心,这次收获比得个满分都重要。”钱学森虽未得试卷满分,但“诚实”答卷得了满分。
教育家徐特立曾说:“一个人最怕不老实,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不诚实之人,或许能得逞一时,却难欺骗一世。一旦假面揭开,便声名狼藉、自毁前程。试问,哪个单位会留一个“诚实”答卷不及格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