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全面摸清全省应急避难场所“家底”,近日来,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调查与评估工作。
调查评估工作主要针对全省县级以上应急避难场所,涵盖室内型(含室内室外兼具型)和室外型,综合性和单一性,以及紧急、短期、长期避难场所。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按照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场所建设、场所管护、场所使用、功能技术、设施设备、物资储备 7 个方面评估内容及32项评估因子开展评估工作,系统分析全省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存在问题,研究提出相应提升建议。
从调查评估情况看,全省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总体稳步推进,避难场所总量初具规模,规划管理初见成效,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评估机制初显成效,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发挥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应急避难场所 1790 处,有效面积约4928.23万平方米,共可容纳人数为2062.15万人。
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利用此次应急避难场所调查评估结果,对全省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全面梳理分析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提出整改提升、规划新建、优化布局、完善机制等对策建议,推动各地对标补短、强化管理、提升效能,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关键时刻能快速启用、高效运行,真正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