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1-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从骑手权益保障“全覆盖”开始,让劳动者更有获得感

    摘要:随着我国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骑手群体的社会权益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这是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相关保障福利均最大程度面向全国全

  • 别让职场“军令状”沦为“裁员刺客”

    摘要: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推行“军令状”制度,要求员工签署业绩承诺书,明确目标与期限,完不成就自动离职或接受处罚。这一做法被部分企业视为激发员工潜能、提升组织效率的“利器”。然而,当“军令状”脱离了科学管理

  • 给职场“军令状”套上“法律笼头”

    摘要:所谓的职场“军令状”,本质上是用人单位为了约束、倒逼或激励员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达到特定业绩目标,要求或引导员工做出的以离职、免职、降薪等权益减损作为“失败罚责”的承诺或保证。客观地说,职场“军令状

  • “长护险”让“老有所护”民生愿景真正照进现实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保险种之后的“第六险”,主要用于保障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所支付的费用。随着长护险服务项目目录的发布,一张“老有所护”的保障网正

  • 技能“国标”让每一滴汗水开出花来

    摘要:近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十四五”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颁布328个国家职业标准。前不久,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个国家职业标准已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劳动者能通过技能“考级”持证上岗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能“国标”让每一滴汗水开出花来

   期次:第8696期   作者:□ 王志高

近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十四五”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颁布328个国家职业标准。前不久,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个国家职业标准已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劳动者能通过技能“考级”持证上岗,实现技高者多得。

这不是普通新闻,而是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过去,学历是唯一的尺子,考不上大学仿佛被钉在底层。现实却是,再智能的工厂也要人拧螺丝,再高端的算法也替代不了养老护理员的温度。技能“国标”第一次把“靠手艺吃饭”写进国家背书,让职业从“无奈之选”变成“价值之选”。

细看 95 个新标: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稀土冶炼工……一面是星辰大海的低空经济,一面是烟火人间的托育花艺。政策既追“新”,也顾“老”,因为高端制造的毛细血管正是那些听起来土得掉渣的拉丝、冶炼。国家强大,不只看写字楼玻璃幕墙,更看无数普通人手里那把不抖的锉刀。

标准最动人的地方,是发了一张“人生地图”。过去,保姆说不清自己“会什么”,电焊工除老师傅点头外别无凭证;如今,国家告诉你:四级会展服务师能布置国际论坛花艺,首席技师的焊缝可上航天器。每一级技能都对应更高薪酬、积分落户加分,把“技高者多得”从口号变成了可量化的台阶。当努力写进国标时,命运才握在自己手里。

有人忧门槛,恰恰相反,标准给了“慢人”一条可追赶的路。农村妇女转行育婴师,过去被中介随口压价,如今可一级级考到读懂婴幼儿敏感期,每升一级市场就加薪一次。标准把模糊社会变成了透明电梯,让最普通的人看清:手里有活,就能层层上行。

更深层的改变在人心。技能有了“国家户口”,职业偏见才能消解。年轻人可自豪地说“我是特级无人机装调师”,父母能大方讲“孩子做智能家居运维”。尊严不是施舍,是制度承认。只有当社会不再把坐办公室默认为成功,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多元价值。

当然,标准不是魔法,它不能让工厂噪音变小、护理夜班变轻,却能给劳动者一把可生长的伞:今天考下中级工,明年带徒弟;徒弟成高级技师,回乡开培训班。一个人升级,带动一家人、一个村、一代人。这种“技能复利”比任何补贴都持久。老焊工说得好:“国家发的不是证书,是让我儿子敢在作文里写‘我爸爸是工人’的底气。”

技能“国考”的终点,是让每一滴汗水都开出花来。发展不是GDP曲线唯一的,而是让送外卖的小哥也能午休刷一节无人机网课,让纺织女工下班能在直播间教网友辨纯棉。当技能成为流通的硬通货,阶层才有缝隙,社会才有共同富裕。

别小看这一次考级,它可能是某个孩子人生中第一次被世界温柔以待的起点。一个国家的文明,不在于拥有多少博士,而在于能否让普通人凭手艺活得体面。技能“国标”把“勤劳致富”写进可触摸的未来,从此工人不再是被遮蔽的底色,而是被光照亮的主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