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正是江南采菱时

    摘要:“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读到白居易这首诗句时,不禁让我想到老家这个时候菱角成熟的情景。那一棵棵漂浮在水面上的菱角叶,像是美丽的少女穿上漂亮的绿裙在水面上戏水。菱角生长在湖泊

  • 珍馐美味芝麻盐

    摘要:芝麻和盐,一香一咸,一个来自泥土,一个来自海水。来自泥土的,饱含芳香撩人的诱惑;来自海水的,深藏历经沧桑的魅力。芝麻和盐,原本风马牛不相及,母亲用一双巧手把芝麻和盐调和到一起,做成了一道珍馐美味的芝麻

  • 木槿花开:温柔的坚持

    摘要:有些花卉明明有高颜值,偏偏还是入肴佳品,比如木槿花。木槿花朵大、色艳,状如小葵,是一种古老的花。《诗经·郑风》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的“舜华”与“舜英”皆为木槿花。木槿花又名

  • 守望稻菽一片秋

    摘要:秋风起,山谷梯田间,稻穗笑弯了腰,玉米挺起了肚子,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瓜果的香味。山间野兽们垂涎欲滴,一场护秋开始了。皖南,山高林密,野果繁多,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云豹、猴子、野猪、野兔、麂子、野獐等,成群

  • “淬火”多彩人生路

    摘要:顺着石牌街口的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拾级而上,再向东拐五十步,一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槐花树下,老刘师傅的铁匠铺就坐落这里。老刘师傅不善言谈,可是略通文墨,说起话来含蓄风趣,富有哲理。记得铁匠铺两边的墙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馐美味芝麻盐

   期次:第7425期   作者:□杨金坤

芝麻和盐,一香一咸,一个来自泥土,一个来自海水。来自泥土的,饱含芳香撩人的诱惑;来自海水的,深藏历经沧桑的魅力。

芝麻和盐,原本风马牛不相及,母亲用一双巧手把芝麻和盐调和到一起,做成了一道珍馐美味的芝麻盐。

每次做芝麻盐之前,母亲总是在院子里将芝麻倒进簸箕,微微弯腰,双手一上一下娴熟地簸动着,芝麻中藏匿的碎叶子溜到了簸箕的舌头处,轻轻一拨就掉在地上。有时候簸好的芝麻中还会夹杂一些泥屑石子,母亲会小心翼翼地捡出来。

焙芝麻是制作芝麻盐的一道重要工序,看似简单,却是技术活,譬如火候的掌握,火大了,容易把芝麻炒糊,吃起来涩苦,难以下咽;火小了,芝麻半生不熟,擀不碎,口感也不好。

那时候家里用的是土锅台,灶具多是生铁铸成的黑锅,用柴火烧锅,火的大小很不好把握,完全凭经验。母亲先在冷锅里放入芝麻,等大火把锅烧热了,改用小火慢慢炒制,其间用木铲子不停地翻动芝麻。不多时,在火苗的炙烤下,锅里的芝麻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飞舞跳跃着。

最后母亲将炒熟的芝麻堆在木质的案板上,此时炒熟了的芝麻体型比原来丰腴了许多,鼓鼓涨涨的,有一种圆润之美。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凉了的芝麻会被她均匀的摊在案板上,母亲就用又粗又长的擀面杖,重重地碾压芝麻。母亲双手吃力地向前推进,缓慢得几乎感觉不到擀面杖的滚动,好似下面躺着的是坚硬无比的石头。如此反复碾压几遍,她才明显加快了速度。母亲说,头几遍碾压最费力但很关键,要把芝麻里的油压出来,这样做成的芝麻盐才香。接下来粗大的盐粒登场了。那时候村里人用的都是大粒盐,不像现在是细碎的盐末。母亲将盐粒碾碎后,均匀地掺在芝麻里,然后装进一个黑瓷坛。

“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吃点芝麻盐,我们的日子会蒸蒸日上、越过越好……”母亲念叨着,把刚出锅的玉米饼子,用刀切开,舀一勺芝麻盐夹在中间,塞进我的手里,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母亲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