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家伙’谁做的?太给力了!之前装黄沙一铁锨一铁锨往矿车里装,一天下来胳膊都累得不能动,现在动动阀门就行了,想装多少装多少,想啥时候停就啥时候停,真要给设计者点个大大的赞!”“是的啊,省时省力真不错!”淮北矿业双龙公司掘进区几名正在装黄沙的师傅开心地说着。
近日,双龙公司掘进岩巷支护喷浆,需使用大量黄沙。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现场调研,要求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可供人工控制的“自动化”装载器。
机电科机厂迅速行动,组织专业人员召开讨论会,推出可行性方案,最终他们决定设计出一个“巨型漏斗”,对这个大漏斗分四部分进行加工,分别是上漏斗、中斗、小斗和底座,不同部位尺寸不同,所需材料尺寸也不同。为节约新材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机厂职工本着“省下的就是赚来的”思想,在“废料”堆里“淘宝”。
“改造的旧矿车铁板比较大,可以“裁剪”下来做漏斗的侧板。”“井下回收的旧工字钢可以当底座的支架。”“这里还有能用的铁板!”……
大家纷纷利用回收的废旧材料进行加工,将“废料”最大化利用。经过多天努力,利用从10辆旧矿车车身上取材、回收的旧S6铁板、旧工字钢等物料自制加工出高4米的“巨型漏斗”,喷上油漆,便成了大家口中的“变形金刚”,它可以通过漏斗下方的阀门控制装车,实现高效装载。
机厂职工长期以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个零配件、一根焊条、一团棉纱做起,努力节约材料费用,尽最大能力让材料“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现象,为公司节支降耗做出应有贡献。(李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