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修是我当班。十点多钟下晚自习,跨上电动车,行驶在乡间路上。
白日青光的世界,是怎样的姹紫嫣红啊。夜晚皓月的天地,树影婆娑,流动的光斑,在我身上任意穿梭和写意。我似乎听见夜的呼吸声,那些隐隐约约的村子里,有着零星的灯光,像是夜的蛊惑眼睛,恣肆着神秘与浪漫。偶尔的汽笛声,像是夜的一个停顿号,夜,也可以伸一个懒腰,报以一声呐喊,但终究成不了气候。片刻之余,夜,像一朵涟漪,一圈一圈地漾开来,慢慢地归于沉寂。
轻轻地开门,生怕打破夜的沉静,更怕惊扰邻家的好梦。洗刷完,上楼推门:皓月留在我的窗棂,低低地挂在夜空,恰似窗户中天然的图案,淡淡的光晕洒满地板。一种恬静的美充满室内所有的空间,无声胜似有声。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想起上午教的李商隐《无题》讲的就是这样的意境。我没有“西楼”,没有“桂堂”,只有属于我
的夜色和自己的空间。见到窗外那棵松树间的明月,我一时兴起把李商隐的诗句化为:昨夜星辰昨夜风,今宵月明伴心空。
我们在平淡的光景中让时间逍遥自在,好像唯有这样,才能轻松地淹没着白天的忙碌与繁杂。
夜色来临,收拾完并不太多的家务,来到房间,先上博客,浏览名博,再写写博文,确是一种满足。下了线,拿起刚来的报刊杂志,那是怎样的一个书生惬意。心静时,会选择深入浅出的学术类书籍欣赏。心乱时,会选择一些点化心灵的书,宽慰思想。郁闷的时候,喜欢从一些经典名言里寻找慰藉和力量。每次翻看,总会让我受益,总会让我在万分纠结之时,觅得一份豁然开朗的解脱与释怀。
好的散文、小说会让我跳出世俗,忘却红尘。雪小禅的《行书》,读得我欲罢不能,那一种对人生的诠释、文化的礼拜,就像行书,它明知人世坎坷,仍然一意孤行地飘逸着自己的风华绝代,演绎着生活的橙黄橘绿——它从来不动声色,但内心里,绿雪荡漾。那绿窗下,有一个女子,俨然地笑着……如此美好,如此洒脱,也如此蕴藉。大凡读过此文的人,谁能心无所动?人生就要像行书,多美好的人生境界。
记得电影《给我飞翔的翅膀》中有这样一幅画面:那个爱赛单车的男孩,生性热烈奔放,有时会找个无人的地方,与山水落叶相伴,静静地读一本书,不为考试,不为炫耀,只是让心灵沉醉其中。飞翔的思想,诗意地栖息,我们的孩子需要,这个世界更需要。
那些枕着月光怀揣书香的日子,我们那不肯安分的心灵,才有了落脚的地方。夜晚如此安静,如此柔美,也如此殷实。当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大大小小的窗棂上,那些影子,那些斑斓,那些书上的皎洁与美丽,似乎正用一双清澈的眸子,安静地注视着我们,轻轻地问:今夜,谁来轻叩你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