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娟:执教 28 年,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老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最美教师。)
特殊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像每天牵着一群蜗牛散步。在特教一线执教的二十八年里,我始终以爱与专业,悉心守护那些残缺却鲜活的生命,帮助他们在“无声世界”中实现“有声的梦”。
班级里的孩子大多患有重度听力障碍,刚入学时,他们几乎发不出一点声音。为了帮他们学会发音,我结合学情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我让他们用手触摸我的喉咙,看着我的口型,起初他们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个最简单的音节“a”,要重复千万次。日复一日,终于等到“铁树开花”——而我的嗓子,却因长期正音变得干涩嘶哑、奇痒难忍。同事们常说:“你太较真了。”可当全班孩子第一次清晰地发出人生第一个“a”音,叫出“爸爸妈妈”时,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一切付出,都值得;所有奉献,都有了回响。
我坚持以学生的“生命、生活、生存”为本,创立了“三生为本·五维施策·六育融合”的育人模式。在生活化教学的浸润中,让每一个“不同”都成为独特的存在。我带他们认识教室、厕所、宿舍、操场;告诉他们上课时红灯亮、下课时绿灯亮;教他们刷牙、洗脸、铺床、打饭……一年,又一年,转眼已是二十八载。
我深知“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未来,我仍愿将爱洒向无声的世界,以匠心守护初心,精心呵护折翼天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