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和我的学生

    摘要:(张艳:执教19年,安徽大学教师,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在安徽大学,我主要负责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有些学生私下里叫我“知心姐姐”,也有孩子叫我“艳姐”。她们课后常常愿意找

  • 这是平凡又幸福的一天

    摘要:(舒新文:执教10年,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是省级“英才计划”导师。)我是大学老师,教《大学物理》《理论力学》《走进宇宙》等本科生课程,也是博士研究生导师。每

  • 让思政课“活”起来

    摘要:(马丽娜:执教24年,马鞍山市星光学校执教初中道德与法治,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第一次尝试“照片里的故事”活动时,我被薛家洼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蜕变深深触

  • 当学生开始“教”我时……

    摘要:(夏胜先:执教28年,淮南市第三中学心理老师,曾获得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老师,您说的正念呼吸法,我从网上查了一下,网上还有直播带练,并且提供了21天打卡表呢!”一位同学举

  • 呵护折翼的天使

    摘要:(见玉娟:执教28年,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老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最美教师。)特殊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像每天牵着一群蜗牛散步。在特教一线执教的二十八年里,我始终以爱与专业,悉心守护那

  • 我的开学第一课

    摘要:(胡彬:执教29年,利辛高级中学数学老师,安徽省最美教师。)新学期伊始,当其他课堂已响起讲授新知的声音,我的数学课上却是一片安静的沉思。我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请在你的数学课本背面,至少郑重地写下一项

  • 从我的老师到我的学生

    摘要:(方飞:执教16年,合肥市行知学校语文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去年的9月5日,我接到了李雅丽同学的一通电话。她说:“方老师,今天是个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的日子,这份喜悦我想跟您一起分享,因为您是我心中最感

  • 师者心声:点亮生命的光

    摘要:9月9日,“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正在他的“留守儿童之家”伏案备课,年近期颐的他,赞誉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  秦祖泉/摄编者按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树木摇动树木,云朵推动云朵。它不仅是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思政课“活”起来

   期次:第8662期   作者:□马丽娜

(马丽娜:执教24年,马鞍山市星光学校执教初中道德与法治,安徽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第一次尝试“照片里的故事”活动时,我被薛家洼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蜕变深深触动,满心期待学生能通过新旧照片对比感受家乡巨变。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盆冷水——寒假结束后,交上来的作品屈指可数。学生抱怨“没时间”,家长直接问我:“老师,这个综合测评加分吗?”那一刻,我既委屈又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理想主义。

但正是这次“失败”让我意识到:教育创新不能只是一厢情愿。于是我调整思路,不再只是布置作业,而是先带着学生走进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当他们亲眼目睹矿坑变湖泊的奇迹,指着照片对比今昔时,眼睛里迸发出的光,是我在传统课堂上很少见到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学生们自发将收集的照片制作成精美的视频分享交流。如今,“照片里的故事”已成为马鞍山市思政教育品牌。它紧扣课本中的“生态文明”“文化自信”等知识点,让学生在收集照片、编排情景剧的过程中,不仅吃透了课本内容,还主动开展社会调研,甚至拉着家长讲述家乡故事。小文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寻找采石矶老照片的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家乡的变迁,这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震撼。”

这件事让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教育创新,不是抛开课本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切口入手,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当我们顺应学生的需求,教学创新与学生成长自然水到渠成——这或许就是“从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大课堂”的真正意义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