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脚踩腌缸白菜香

    摘要:自打来合肥后,母亲就很少吃到老家腌的大白菜。家里手工腌制的大白菜和加工厂批量生产的,有很大的不同,“色、香、味……都差得远了去!”母亲经常念叨着。每年农历11月初是大白菜丰收的旺季,母亲捋下菜叶、掰下

  • 雪原红

    摘要:

  • 敲锣打鼓起年鱼

    摘要:忆及小时候起年鱼,如黑白电影在脑中回放。大雪一过,选一个晴暖日子,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去起年鱼。男女老少围拢在塘埂上,迎宾一样盼着打渔人。打渔人穿好皮衩,带上粘网和鱼刨,梢盆往水里一撂,踏上去像踩着云朵,

  • 冬至饺子暖心窝

    摘要:时光匆匆,一转眼到了年终岁尾。12月21日,我们迎来了冬至节气。民间把冬至俗称为“日短”,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也是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冬至过后一阳初生,阳气开始逐渐旺盛。“冬至大如年”,

  • 真味淡中求

    摘要:街上新开家小酒店,取名真味馆。每天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常常爆满。好奇之下,我邀请几位好友前去品尝。四个菜上桌以后,我看着平淡无奇的菜品,有些失望地夹了一箸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竟有一种食物原材的鲜香,在

  • 为幸福农展会点赞

    摘要:周末,我去逛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刚进会场,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吸引了眼球。宁夏枸杞、黄山毛峰、新疆大枣、哈尔滨红肠、成都绝味酱菜、内蒙古秘制熏肉、山东阿胶糕、福建莆田桂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幸福农展会点赞

   期次:第7499期   作者:□刘振

周末,我去逛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刚进会场,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吸引了眼球。宁夏枸杞、黄山毛峰、新疆大枣、哈尔滨红肠、成都绝味酱菜、内蒙古秘制熏肉、山东阿胶糕、福建莆田桂圆……这些琳琅满目的地方特产,按区域整齐划一地呈现在面前,我宛若刘姥姥进大观园,见啥都稀罕!

我试图了解每种农副产品的风味与特性,兴致正浓时,忽被一阵浓烈的开胃酱香诱引,闻味前行。成都绝味酱菜的展位前,等待购买酱菜的人早已排成长龙。

“现在人都追求有机产品、绿色食物、健康生活,我们的有机蔬菜都是高山种植,即使价格比普通贵一点,大家还是很乐意买。”售货大姐一边同顾客攀谈,一边用长勺从酱坛里搲出酱菜上秤称量。川渝美食甲天下,风味酱菜走四方。她售卖的酱菜品类20余种,各种口味,顾客们纷纷解囊。

在闻名全国的养牛大县展位,三名员工正忙得不亦乐乎。掌刀的青年把刚出锅的酱牛肉切成指甲盖大小的肉丁,供顾客品尝。几十元一斤的酱牛肉、卤牛筋、牛百叶以及牛心肺,都是珍馐美馔里的上品,且货真价实地源正宗。刚买了四斤酱牛肉的阿姨乐呵呵地说:“我和老伴都是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吃的苦、遭的罪数不胜数。如今生活好了,不再为吃穿发愁。今天来逛展销会,遇到心仪农产品多买一点,好好享受幸福富足的生活。”

沿着展区继续向前,我被高品质特色农产品惊喜。从干炒花生到小磨麻油,从咸鱼腊肉到人参石斛,从糕点海鲜再到花茶青蔬,丰富多样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参展的单位,有一半是各地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公司,他们大都是有知识、有活力、有想法、敢奋斗的年轻创业团队,在惠农助农和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积极发展电商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务,利用科技和智慧,开拓特色农产品销路,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买不买都没关系,我们参加农展会只为推广产品,希望每位客户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在一家售卖干果的展位前,有两个帅气小伙正在给顾客介绍产品,旁边还有一位时尚女孩正对着四部手机进行网络带货直播。作为年轻的销售团队,他们不落窠臼,采取线上线下售卖产品。这些立足于乡村振兴、具有颇高学历的新时代青年,不再将线下“规劝式推销”作为销售主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提高质量和服务才是发展之基,强买强卖的都不是真正的生意。”

不知觉间逛了一下午,看着自己“斩获”,不禁为这场农展会点赞。一场农产品展销会,展现的又何尝不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景象呢?欣欣向荣的小康社会,正迈开大步向每一位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款款走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