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脚踩腌缸白菜香

    摘要:自打来合肥后,母亲就很少吃到老家腌的大白菜。家里手工腌制的大白菜和加工厂批量生产的,有很大的不同,“色、香、味……都差得远了去!”母亲经常念叨着。每年农历11月初是大白菜丰收的旺季,母亲捋下菜叶、掰下

  • 雪原红

    摘要:

  • 敲锣打鼓起年鱼

    摘要:忆及小时候起年鱼,如黑白电影在脑中回放。大雪一过,选一个晴暖日子,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去起年鱼。男女老少围拢在塘埂上,迎宾一样盼着打渔人。打渔人穿好皮衩,带上粘网和鱼刨,梢盆往水里一撂,踏上去像踩着云朵,

  • 冬至饺子暖心窝

    摘要:时光匆匆,一转眼到了年终岁尾。12月21日,我们迎来了冬至节气。民间把冬至俗称为“日短”,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也是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冬至过后一阳初生,阳气开始逐渐旺盛。“冬至大如年”,

  • 真味淡中求

    摘要:街上新开家小酒店,取名真味馆。每天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常常爆满。好奇之下,我邀请几位好友前去品尝。四个菜上桌以后,我看着平淡无奇的菜品,有些失望地夹了一箸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竟有一种食物原材的鲜香,在

  • 为幸福农展会点赞

    摘要:周末,我去逛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刚进会场,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吸引了眼球。宁夏枸杞、黄山毛峰、新疆大枣、哈尔滨红肠、成都绝味酱菜、内蒙古秘制熏肉、山东阿胶糕、福建莆田桂圆……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味淡中求

   期次:第7499期   作者:□杨金坤

街上新开家小酒店,取名真味馆。每天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常常爆满。好奇之下,我邀请几位好友前去品尝。四个菜上桌以后,我看着平淡无奇的菜品,有些失望地夹了一箸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竟有一种食物原材的鲜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回味无穷。

算账时,我不解地讨教老板秘诀。老板说,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我的食材新鲜,在烹调过程中,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各种调味、增色的调料和香料,只保持淡淡的原材味道。见我不解,老板指指店匾真味馆,说出了五个字:真味淡中求。

一个“淡”字,让我想起了父亲的口头禅。小时候,父亲常用一个“淡”字,来化解我遇到的烦恼。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亲说,没关系,把成绩看淡些;当我和小伙伴闹矛盾被气哭时,父亲说,别生气,把矛盾看淡些;当我把心爱的钢笔弄丢时,父亲说,别伤心,把得失看淡些……在父亲心中,仿佛一个“淡”字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因为父亲的教诲,“淡”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但那时的我,还不能理解这个“淡”字,越不理解越去琢磨,查字典,翻辞海,对“淡”字有了一些领悟。我想古人造字之初便赋予“淡”不同寻常的智慧。从字形上来说,左水右炎,仿佛是向熊熊烈火上泼冷水。火焰熄灭,热情降温,可不就是“淡”的意思。可它的解释又不是如此单一,在辞海中有多种解释,它可以形容浓度、味道、态度,而在中国多元文化中,“淡”的涵义就更丰富。但以我当时的理解能力,也只能理解这些了。

步入社会,我逐渐理解了“淡”字的内涵,越来越喜欢“淡”了。

喜欢淡淡的生活。手上一杯茶,墙上一幅画,床头一本书,窗外一个田园。闲品清茶,抬头赏画,低头摸书,举目自然。风清清的,月色冷冷的,岁月静静的,一切都这么安详。世界,是一个人的;幸福,也是一个人的。累了,睡一觉;饿了,吃点粗茶淡饭。不求客来客往,不求名不为利,就这样独对一窗风月,尽享生命的清幽与闲暇。

喜欢淡淡的感情。男女之间,亲朋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情谊,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距离产生美,淡淡的相处,洒脱而轻松。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即相处原则,无论富贵,不论贫贱,保持适当距离,淡然相处,不为名利,不尚虚华,如山泉般清澈、自然、纯净,如溪流般绵长、幽远,如井水般甘甜、醇美。

喜欢淡淡的心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近乎佛家的空,清空心灵,减少欲望,让心灵纯净。

“淡”,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不拘泥于人言是非,脱离尘世喧嚣,恬淡宁静,随缘而安。

在真味馆吃过以后,我还会喜欢淡淡的食物。因为辛甘厚味只能使舌头越来越麻木,味觉越来越迟钝,“淡”,才是最基础、最本质、最简单的滋味,正如老板所说:真味淡中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